登錄 | 找書

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全文免費閲讀,木林森444在線閲讀無廣告

時間:2017-02-06 21:40 /機甲小説 / 編輯:黎昕
主人公叫俄兵,秋津洲號,大沽口的小説叫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,它的作者是木林森444所編寫的穿越、賺錢、宅男類型的小説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“嘟!” 隨着一聲畅笛聲音,福祥號客船在牽引船的拖引下,緩緩的駛入港&#...

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

更新時間:09-26 08:30:26

連載情況: 連載中

所屬頻道:男頻

《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》在線閲讀

《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》試讀

“嘟!”

隨着一聲笛聲音,福祥號客船在牽引船的拖引下,緩緩的駛入港,在客運碼頭的一個泊位上靠,這個泊位的岸邊岔慢了彩旗,在客船靠的地方還掛着一面大橫幅,寫着“慶賀福祥號客船首航成功”的字樣。而這時在福祥號客船的側舷上,也擠了客人,觀看港的景像。

原來福祥號客船是青島造船廠建造的一艘近海客船,排量3500噸,航速為12節,可以搭載500名旅客,並且設有100間客访,另外還可以搭載800噸的貨物,能夠在6級海況下行駛。剛剛從上海走了一個來回,完成了首次航行,如果這一次航行沒有大的意外,下一次就將從天津直達上海。

這時在客船的二層側舷上,聚集着一羣年人,約有7、8人,年齡都在2、30歲之間,全部都是穿洋,留着短髮、未系辮子,正在指指點點,議論紛紛,神之間頗為興奮的樣子。

“星台,看來這海外華人確實是有些阡陌,只看這港的繁忙景像,但卻秩序景然,人貨多而不雜、忙而不,雖然還不能和東京、大阪這樣的大港相比,但文明氣像,到是相差無幾。”

“是,只看這港,確實有幾分現代城市的樣子,看來這次我們來青島定是大有收穫。只是不知海外華人又是何等風範。”

“我看還未能就此定論,只是一座港而已,如果以繁榮景像、秩序而論,上海、廣州的港也未必相差多少。”

説話的那人搖了搖頭,:“上海、廣州的港均是在租界,由洋人管理,而清廷治下的港幾曾有過這樣的氣像,我的目雖然不佳,但也見岸上的執事人等均是我中華漢人,因此僅此一點,也可見海外華人之不凡了。”

又有一人呵呵笑:“也是,夏先生仍誠實豪之人,絕不會故做浮誇之言,咦!夏先生在那裏?怎麼沒有出來,這都要下船了。”

“夏先生和黃先生、徐先生、秋先生還在船艙裏説話,他説了,讓我們別急着下船,等在船上多等一會,等其他的客人都下了船我們再,到時候自然有人到碼頭來接我們。”

其他人聽了,也就都放下心來,繼續談笑,又過了好一會兒,船上的客人也都己經下得差不多了,這時正在御貨,只聽步聲響,又有3、4個人來到船舷邊,為首的是一個50歲左右的老人,材魁梧,方面大耳,髯垂,其他幾人的年齡也都較,均在30歲開外,還有一名女子。

這羣年人見了,也都紛向打招呼:“夏先生。”

原來這老人正是夏思,他在1902年底受華東政府的委託,到海外去尋找有志革命之士,到山東來共圖大事。夏思出海之,先到南洋,足跡遍及東南亞諸島,到是也結了一些華商、志士,不過都是零散數人,不成組織,而且那裏華東政府的名字未顯,因此也都對華東政府不興趣。

夏思在南洋遊歷了大半年,雖然成效並不大,但也增漲了不少見識,而且也打聽清楚,在本聚集着大量的革命志士,組建的團眾多,聲頗大,於是夏思又來到本。結果和華東政府的爪哇護僑行錯過了。

雖然是初到本,但夏思往頗廣,既使是在本,也能經人轉託,結到不少人,生活食不愁,而幾個月,經人引見介紹,和不少革命者相識。

其實在本結識革命者,本不需要有人引見介紹,因為在本,中國革命者的行基本是完全公開的,不僅能夠隨意的聚會、結社、發表演説、組織社團,甚致是創辦報紙雜誌出書,可以公開宣揚武裝推翻清廷的主張。儘管清廷多次向本發出抗議,但本政府以言論自由為名,對此基本不聞不問,還有不少本政界、工商界的人員和中國的革命者結成友,甚至是資助革命者,因此説這時的本是中國革命者的大本營,到是一點也不為過。

本當然不是好心幫助中國的革命事業,只是一種兩面下注的手段而己,畢竟本和中國的文化相通,又知曉中國歷史,不少本政治人物都認為,按照中國歷史的發展,清廷實際己經入王朝末期,基本己經無迴天了,只是能夠苟延殘幾年而己,因此現在的革命者,在將來很可能成為中國政壇上的重要人物,本政府有必要和革命者中的知名人士保持良好的關係,政界人士可以和他們建立私人友誼,將來本就能對中國保持足夠的影響

這個時候在本比較有影響的革命團主要是3個,一是由孫中山創辦的興中會;二是由黃興、宋仁創辦的華興會;三是由蔡元培、陶成章等人創辦的光復會。

其中當然是以興中會的影響最大,因為興中會雖然是1894年在檀山成立,但在1895年就在本成立分會,在本己有近10年的發展,而且興中會的創辦人孫中山的個人聲望也是最高的。孫中山的個人聲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,一是到這時為止,孫中山己在中國組織了廣州起義、惠州起義,儘管這兩次起義都是以失敗而告終,但畢竟是有行,這一點要比其他只説不練的革命團當然是要強得多。

而另一方面,則是孫中山在英國敦被清廷特務緝捕入中國公使館的蒙難經歷。當時英國的《泰晤士報》、《地報》均對此行了報導,在歐洲引起了不小的轟,成為震驚世界的政治迫害案。在輿論的雅利之下,當時英國首相梳士巴利勒令中國公使館釋出孫中山,否則將駐英大使龔照瑗及一眾外人員驅逐出境。

孫中山被釋放之,用英文出版了《敦蒙難記》一書,從默默無聞成了名聲大噪的世界級政治流亡人士,因此這一事件也成為孫中山的革命活的轉折點,一舉成為革命者陣營中聲望最的人。

不過本也不是隻收留革命者,同時也收留和扶持以康有為、梁啓超為代表的維新派,戊戌法失敗之,康粱兩人分別在英國、本的保護下,逃到本,並以本為基地,號招在華人支持自己,在中國推行立憲,並且反對慈禧,主由光緒政,主持改良。

其實在康有為、梁啓超初到本時,孫中山曾託本友人宮崎寅藏、平山周等向康有為示好,希望能和康梁同商革命大業。但康有為以朝廷忠臣自居,又自命當代聖人,而當時孫中山的名氣只是在海外,在國內還是無名之輩,因此自然不把孫中山放在眼裏,斷然拒絕了孫中山的提議,從此兩派分揚鑣。

但這時康有為、梁啓超確實均是大有名頭的人,而且康有為又善於自吹,不僅以聖人自居,還把自己打扮成為帝師,並且假稱自己是奉了光緒的密詔外逃,招兵討賊勤王。由於這時皇權在中國人心目中還有相當的權威,因此康有為的這一番包裝在海外的中國人中確實有不小的號招

兩人來到本之,立刻就招集到一批信徒,並且在橫濱創辦《清議報》,宣傳自己的改良立憲主張,而且康、梁兩人均是當代國學大師,妙筆生花,文章的條理清晰、字句工整,言語有據,在這個以報紙為主要宣傳工的時代,確實是非常有用的,相比之下革命者的文章顯得情有餘,但卻文理不足,因此維新派一時聲望之盛,甚致倒了興中會。

來康有為在1899年赴美髮展,留下樑啓超在本主持大局,並在加拿大正式成中“中國維新會”又稱“保皇會”,並在美洲、南洋、港、澳門甚致是興中會的老剿檀山設立分會,一時聲頗為浩大。

不過庚子國,清廷的聲望大跌,不少中國人對清廷也徹底失望,加上一批有厚國學基礎的革命者來到本,使革命者陣營的理論實大增,1903年,革命者中的國學大師章太炎發表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,文章的論證嚴密,文風雄健,對康有為的改良維新主張童侩凛漓駁斥,從此雙方在報紙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論戰,頗為類似現代網絡中各大論壇的爭辯與炒作,但從大來看,是革命者開始轉頹,維新派則每況愈下。

從表面上看,革命者和維新派的論戰是主義、觀念之爭,但實質是雙方都要爭取在的中國留學生及海外華僑,畢竟這時兩派在國內基本都沒有什麼基礎了,活經費的募集以及運的基本量,都要在留學生及海外華僑中爭取,因此雙方其發展空間極為狹窄,自然是大有火不相容之

夏思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來到本,當然對夏思來説,自然是革命者的主張對路,而且華東政府也是這樣的主張,因此很夏思就倒向了革命者的陣營,並且和孫中山、章太炎、陳天華等革命者中的有名人物相識。

而且夏思為人豪、見多識廣,又有厚的國學基,更為重要的是他還是華東政府的代表,更是給他增加了不少的份量。本與中國接近,而且又注重收集中國的信息資料,因此華東政府的不少資料消息都傳到了本,相比於南洋,在本的華人對華東政府的瞭解要得多,不少人也對華東政府很有好

(919 / 1830)
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

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

作者:木林森444
類型:機甲小説
完結:
時間:2017-02-06 21:40

大家正在讀
相關內容

本站所有小説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書心小説網 | 當前時間:

Copyright © 2025 書心小説網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版)

網站郵箱:mail